河北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的前身是石家庄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创办于2000年。创办人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民革中央委员、精英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翟志海。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筹建本科。2007年3月正式“升本”,同时更用现名,成为河北省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2011年成为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院校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目前有3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人数近15000人。
一、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
河北传媒学院经过10多年的办学实践,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法,秉承“传媒是社会的良知,人类的道义”的校训,坚守“以学生为本,人人皆可成才”理念,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走“学产结合、校企融合、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我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的大学”。
河北传媒学院从建校时起,就从本校办学属性和特点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支撑文化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有创新精神的技术能手,特色鲜明、质量较高,跻身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强校,有能力走向世界和未来的新型民办大学”的办学思路。2007年升本以后,经过全校的办学思想大讨论,明确了“升本不变应用型定位”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面向文化和新兴产业,立足河北、辐射京津、服务全国的服务定位,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道义,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专业技术熟练,上岗就能上手,能够在生产一线“留得住、干得好、能创新、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确立了3个“符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河北文化产业及周边省市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符合学产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2013年、2014年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做了具体规定。
构建“两主三融”专业群建设。为了与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便于学生向应用型发展,学校把34个本科专业合理整合,构建了专业群,即:2个主专业群,一是以传播学为龙头的传播类专业群;二是以影视艺术为龙头的艺术类专业群。3个融合发展的专业群,一是IT技术与传播(或艺术)融合的专业群,二是管理学与传播(或艺术)融合的专业群,三是多种语与传播(或艺术)融合的专业群。在这些专业群中,各专业课程相互交叉、融合及延展,摆脱了“单一专业”孤立发展的老路,使毕业生更加适应文化产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学校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思路、任务、保障措施,提出了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以重点课程为重点、以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稳步推进课程建设。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模块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各类课程所占比重进行了明确。同时,强化实践教学。2014版人才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课内实践+非独立设置的课内实践学分均在25%以上,艺术类专业到达 40 %以上。注重课程融合建设,同类专业之间实行课程的交叉、渗透,拓宽专业基础课,各学院开设院选修课;非艺术和传播类专业实行向艺术和传播专业的靠拢、融合,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幅提高了选修课比重,设置了“虚拟选修课”,提出了对特优生奖励课时强化训练的办法; 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虚拟学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素质拓展学分”,给学生留下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同时强调突出河北特点,融入地方发展,注意加入地方因素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河北民间舞、河北民歌、河北民间绘画艺术进入课堂。
三、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按照艺术人才成长离不开舞台的教育教学规律,学校坚持走出一条在实践中培养德艺双馨应用型人才的路子。我们将之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条件、五类舞台、三项改革、四项成果”的特色发展思路。
一个理念: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这个理念阐述了学生与舞台、社会的关系,揭示了学生成长的基本路径,也反映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两个条件:一是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从业界直接引进46名业务骨干,成为我们的专任教师;聘请业界技术能手600多人作为兼任教师,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同时改造现有教师队伍,采取“下厂拜师”、校内培训、考核技能和作品展示等办法,使自有教师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把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专家工作室、大学生创意产业园区与校外实习基地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系。目前建有虚拟演播厅、语音实验室等17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配置大画幅相机、航拍等高档次仪器设备;建有由国际设计协会主席、德国设计专家郎格尔、表演艺术教育家梁伯龙等28个专家工作室;引进40多家企业入住文化创意产园,为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服务。2014年,我校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同时,我校还与文化企业(实体)合作,在央视、新华网等建有72个校外实习基地。
五类舞台:按照特色发展的思路,学校为学生搭建了五类舞台。一是校企合作舞台。主要是在文化产业中承担任务,如新华社联合主办《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与新华网河北频道合作制作每周一期的《飞出来的天空》;与河北广播电台合作,制作每周半小时的《经典回响》;与万达影城、省广播电台、残联合作的为盲人说电影等。二是服务地方舞台。主要是直接为地方提供服务,如为国家会展中心培训解说员;抢救整理河北民间艺术,帮助地方政府“申遗”;承办河北省纪念建党90周年、建国60周年等各类演出活动;策划、组织野三坡旅游节、栾城美丽乡村建设演出活动。三是竞赛舞台。通过参加竞赛提升专业能力,如参加CCTV青歌赛,参加省级以上层次的表演、影视、播音主持、艺术设计、网络技术、科技创新等各类比赛。四是公益服务舞台。参加CCTV的赈灾义演、春晚演出、“善行河北”大型项目,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弘扬优秀传统和环境保护等公益短片的创作,为农村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特教学校的演出和服务等。五是项目创作舞台。通过项目带动教学,如在石家庄天明公司“精英剧场”的话剧编导及演出,在浙江千岛湖为旅游公司承担的舞蹈编导及演出,拍摄、制作传统文化电视片《中国成语故事》(100集)、故事片《旗》、《一诺千金》、纪录片《美丽秦怡》等,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设计LOGO,以及为用户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LOGO设计等实用项目。
三项改革:一是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适当降低培养方案的指令性、统一性和刚性,适当增强培养方案的指导性、个性化和弹性。二是教学安排适应项目需要。在项目实施期间,师生进驻项目基地,时间服从项目需要,文化课教学实行“课堂搬家”。三是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由单一考试方法,改为技能测试、现场考试和考作品、考成果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项成果:一是舞台实践趋近成熟。学生不但艺术舞台上获得了实践经验,而且从社会舞台上学到了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二是获奖成果成批涌现。学生参演的话剧《寻找李大钊》获“五个一工程”奖,在CCTV举办的第14届、第15届青歌赛上两次获得优秀奖,为国家图书馆设计的LOGO被采用,近三年学生作品获省级以上奖有800多项;三是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景泰蓝制作、古建修复、影视制作等10多个项目与文化产业成功对接,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舞台。学生创作的弘扬孝道的《天堂的午餐》,励志片《面包师的理想》、《让青春继续》,发扬民族精神的《勿忘国耻》,不但引爆网络,而且分别在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等比赛中获奖。四是毕业学生倍受青睐。在社会舞台上历练过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音乐、舞蹈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达到100%。
责任编辑:杜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