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外国语学校:可视化学习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19年10月28日 来源:随州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浏览:26586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

      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创办于2006年,2011年9月小学部开始招生。历经4年,小学部发展为两个校区42个教学班,共1352名在校学生和96名一线教师。众所周知,在民办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影响学校健康发展和品质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学校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青年教师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目前,学校96名一线教师中,入职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共52人,占教师总数的54.2%;入职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共81人,占教师总数的84.4%。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8.3岁,青年教师毫无争议地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入职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往往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强烈;相比老教师而言,他们对新理念和新工具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学习和转化能力也更强;他们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亲和力往往也比较强;加上没有来自家庭的负担,他们往往能够全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但与此同时,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以及尚未为人父母的生活经历,青年教师往往不能从儿童的角度理解学生的言行方式和思维特点,在课程设计、课堂组织与学生辅导中,经常会由于缺少方法而导致挫败,如果缺少足够的耐心,又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指导,他们很容易陷入入职初期的焦虑与倦怠之中。

       如何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帮助青年教师既发挥自身优势,又有效地解决入职初期遇到的问题,平稳度过职业适应期,快速进入职业成长期呢?学校借助可视化课堂的有效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践和改革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可视化学习实施的工具与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学习工具、网络平台和思维工具逐渐走进课堂,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随外,微课程、计时器等学习工具,QQ、微信等网络平台,思维导图、十字因果图等思维工具,开始全方位进入师生课堂学习、家校沟通活动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各种场景和细节,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变化过程,都逐渐走向了可视化。

      微课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可视化工具。微课程的特点是:教学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成果简化、多样传播,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等。微课的形式有PPT微课、录像微课、录屏微课等。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青年教师吴梦阳制作PPT欣赏性微课《翠鸟》,让翠鸟的外形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家长会上,青年班主任柯丽丽制作学生成长微课《我与随外共成长》,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曾亚琪制作教育故事类微课《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与家长沟通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QQ、微信是推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的可视化工具。一年级语文教师赵秀冬先将当天的家庭作业内容和方法指导,制作成录屏微课程,发送到班级微信群,让家长和学习观看学习;再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说话训练表现拍成小视频,指导学生相互点评,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方法;然后,学生开始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家长帮助录像并上传到小组微信群;接着,小组成员和家长相互点评,赵老师也参与点评。在随外,越来越多的班级参与了这项“蝴蝶行动”:借助手机的微信平台,发送自己当天的朗读作业,并与同学、家长、老师相互点评,已经成为学生们每天都期待的学习方式。基于这种网络平台的学习,开始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且不受时间、空间和次数的限制,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断增强,有教师指导,有生生互评,还有家长点评,学生们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家长、老师的相互评价,也促进了生生、师生、家校的沟通与理解,更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推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思维导图是训练思维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凭借图文并茂的优势,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通过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帮助学生实现快速记忆和持久记忆。同时,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而且,除了新知学习,它还可以在学生有效复习中得以运用,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迅速将所学知识建立记忆链接,构建框架、录入重点、分层级无限的延伸与拓展。如六年级语文组老师在复习课文时,布置学生家庭作业为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便能将文章的作者、生字、内容、情感、写法等进行高效归类、无限发散,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使知识在学生大脑中自觉形成关联式的记忆。如青年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实施建议,梳理全学科教材知识体系,有助于他们建立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全貌认识,促进专业素质的快速提升。又如班主任用思维导图构建班级管理的系统图,规划班级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指导学生制订各领域的班级公约;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适时开发该领域的小专家,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系统、有效。

       三、可视化课堂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借助可视化工具的学习和运用,青年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思考工具使用背后的理念支撑,个人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更新;在学习和运用工具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在总结成功经验或反思失败教训的过程中,他们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都在运用工具的过程中,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他们对教育教学的道、法、术的理解自然地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在运用可视化工具的过程中,青年教师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更有效地指导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也不断实现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变,他们不再只是关注自己“教对了没有”,也开始关注学生“学会了没有”;在这种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由知识权威开始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评价者。

     (二)专业能力不断增强。

       青年教师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各种可视化工具,他们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都在增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变得更加有效,更可喜的是,这种教与学的状态,开始成为我校青年教师课堂的常态。他们还能够借助可视化工具,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组织学生的课外学习,师生的学习都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教室。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师生相互评价,家长参与评价,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能力,也帮助青年教师实现教学反馈与自我反思。

     (三)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

       在可视化工具的学习与运用中,青年教师用较短的时间度过了职业的适应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家长的信赖。他们也开始用更积极的态度和更科学的方法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开始发生变化。遇到专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青年教师开始学会用研究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背后的东西,并积极地通过学习与反思、转化与实践,寻找与验证更优化的解决方案。部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四年的时间内,先后有邹力、李争、蒋芬、梁晶等多名青年教师在区、市、省级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奖,李香云、张娇等两名班主任,还走向全国德育论坛的舞台,交流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故事。

       四、总结与展望

      可视化学习在随州市外国语学校的研究与实践,既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改变了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任何学习工具或学习方式的运用,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如何更好地使用可视化学习工具,整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与学习品质的发展;如何更好地研究和开发可视化教学的新工具与新方法,更好地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研究中,需要积极思考、努力实践并长期坚持的课题。

 

 

 





责任编辑:杜小娟

分享: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