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10月27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主办,国际学校在线、远播教育集团承办,青浦世外高中、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金鼎校区)、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协办的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在沪举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副秘书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李连宁,上海市教工委委员、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干部王绅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江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丁秀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理事长、国家督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王殿军,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素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协会民办国际化会员学校高级管理者、各地方民办教育协会主要负责人、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以及相关第三方教育服务机构代表等,共5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
本次年会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民办国际化学校的新使命与新战略”为主题,聚焦于新形势下民办国际特色学校如何转型发展,如何承担起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新任务进行研讨交流。
大会开幕式(10月26日上午)
李连宁名誉会长致辞
李连宁名誉会长莅临盛会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致辞。他强调,国际特色教育在中国从无到有、由小及大,现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篇章,这一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教育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和重要成果。
他指出,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加速教育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国际特色学校,作为孕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使命,应当精心规划、勇于创新,既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资源,也要主动分享中国教育的成功经验。
他强调,我们必须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勇于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要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学校的独特优势,加强国际特色学校的品牌建设与宣传,树立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标杆,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中外文化交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振峰副主任致辞
杨振峰副主任代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问候。他强调,民办国际化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他表示,在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民办国际化学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应树立三大战略思路:一是深化改革与创新,推动教育模式革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二是科技赋能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加速教育现代化,打造智慧校园,提升教学效率与学习体验。三是强化师资与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增强学校整体实力。他还鼓励学校间加强合作,共同助力教育强国梦,实现共赢发展。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理事长、国家督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王殿军主持。
王殿军理事长主持大会开幕式
主旨报告(10月26日上午)
大会邀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素,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授李晓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理事长王殿军分别作主旨报告。本环节由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范晓虹主持。
胡卫常务副会长作主旨报告
胡卫常务副会长作了题为《政策导向与教育本质: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发展之道》的主旨报告。他深入剖析了中国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方向。指出当前教育与就业间存在显著的供需矛盾,大量毕业生难以胜任高技能岗位,高端人才错配问题突出。同时,人口出生率下降对未来教育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教育变革与国际化学校发展,他提出三大方向:一是融合国际理念与科技,重塑教育话语体系,传承优秀文化。二是提升教育理论研究水平,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交叉培养创新人才。三是课程改革,要从“加加减减”到系统性与灵活性并重。
他强调,真正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需具备社会适应性和长远规划能力。他呼吁中国教育应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教育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
王素主任作主旨报告
王素主任以《AI与新质背景下的国际特色学校课程建设》为题作报告。随着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的不断演变,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转型。在AI技术与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下,培养既拥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复合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时代的新要求。她建议,首先要结合国家政策与本土课程,确保课程体系的国家主权与国际水准;其次是明确课程目标,具备多样化、深度性等特点;最后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符合未来需求,形成高水准、高质量课程。通过以课程办学为抓手,实现从“融和”到“融合”的跨越,打造既具备国际视野又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课程体系。
李晓东教授作主旨报告
李晓东教授以《国际化学校如何用好“大思政课程”,做好“大文章”》为题作报告。
他指出,当前教育发展面临两大重要背景:《论教育》的出版与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他深入探讨了民办国际化学校的新角色与使命,为此,他提出三项建议:融入思政教育,增强学生国家与民族认同感;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文化传承,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
最后,他以南岳衡山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为勉,鼓励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强国梦想不懈奋斗。
王烽所长作主旨报告
王烽所长以《民办教育:以创新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面向新时代的教育蓝图,王烽所长为我们描绘了民办教育的新趋势和新定位——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核心议题。他强调,民办教育不仅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柱,更肩负着推动教育公平与公益、深化教育改革的新使命。它在立德树人、培育拔尖人才及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指出,民办教育也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外部有政策、人口、经济的变动,内部则涉及办学宗旨、理念、模式及治理机制的考验。
他提出,教育从业者需紧跟国家教育发展趋势,聚焦个性化教育,探索与公办学校协同共进的新模式,利用国际教育交流的桥梁作用,开拓终身学习、数字化学习的新领域,为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周佳峰副总裁作主旨报告
周佳峰副总裁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展示了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及其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实践。自2022年ChatGPT问世以来,全球范围内AI与教育的融合步伐显著加快。他指出,AI已深入应用到个性化教学、师生互动支持、智能批阅及心理健康辅导等多个教育领域,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了课堂效率,并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他特别提到,AI技术并非要取代教师,但掌握不了AI技术的教师可能会面临市场的淘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于与AI形成差异化优势,推动AI在教育中的深度运用,这将更好地赋能创新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王殿军理事长作主旨报告
王殿军理事长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特色教育何为?》为题作报告。
他表示,国际教育的使命在于培育既深植家国情怀,又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他力倡,国际学校应拒绝盲目追随“洋应试”的老路,转而开创一条融合灵活课程体系、科学育人理念与尖端科技应用的特色之路,以此构建植根中国、放眼世界的国际教育新生态。
他强调,加强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减少对外籍教师的过度依赖,是提升教育自主性与效能的关键。
他鼓励,国际学校勇立潮头,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引领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迈向更加辉煌、稳健的未来。
专家报告(10月26日下午)
在下午的论坛上,大会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江澎,平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万玮,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远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邹宏宇分别做专家报告。本环节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范晓虹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唐江澎
平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万玮
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远播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邹宏宇
在专题报告会上,五位教育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未来与发展。张民选主任以《国际视野下的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为题,强调了关注全球教育趋势和学习科学成果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提升教育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唐江澎副会长通过《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支点与杠杆》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数字化转型对未来学校变革的深远影响,指出教师应转变为学生情感和思维发展的引导者;万玮校长在《未来学校变革,在把握“不变性”中探寻“可变性”》的报告中,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自主性培养,提出教育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徐俭校长围绕《“双减”背景下,高质量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强调了新课程和新教材在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紧迫性;邹宏宇则以《共荣共享:国际教育之我见》为主题,阐述了中国国际教育的变革历程和未来挑战,强调了国际教育与中国教育体系的融合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五位专家的发言共同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宝贵的建议。
圆 桌 论 坛
在圆桌环节,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校长欧阳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光华剑桥学校校长雷冬冬,BANZ全球化校区总校长、英国阿博茨霍尔姆学校中国区总校长柏萍,思楷实验室创始人兼CEO沈灿,SKT思珂特教育创始人兼CEO、广东省国际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侯昊,围绕“新技术·新教育:国际化学校如何以特色办学融入教育的创新未来”展开讨论。圆桌论坛由上海宏润博源高级中学董事执行校长刘刘主持。
各位校长依托自身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视角,围绕教育创新、品牌建设、中西文化融合以及国际视野学生的培养等多个层面,展开了对国际特色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新实践与新探索的精彩分享。
大家一致认为,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并重的当下,国际特色学校应坚守教育的本质,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致力于培育具备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且人格完善的杰出人才。他们的见解不仅彰显了对教育本质的执着坚守,也体现了对教育创新的不懈追求,为广大的教育从业者贡献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启迪。
平 行 论 坛
10月27日上午,“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学校创新发展引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和变革”“融合课程下的学生与教师发展体系建设”“科技驱动下的学校多元特色发展”四场平行分论坛同时召开,五十余位校长、专家围绕课程融合、校长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话题进行分享并展开深入探讨。
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论坛
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论坛在青浦世外高中举行。青浦世外高中常务副校长陈佳纯致欢迎词。本论坛邀请到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云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碧桂园学校总校长程晋升,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党支部书记、校长姚可阶,IB国际文凭组织发展部中国区高级发展经理姜艳,Faria教育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马芸芸等六位嘉宾,聚焦“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国际课程有效融入本土教育体系,以实现教育的跨文化交流与创新。圆桌环节邀请到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南京金地未来学校理事长杨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德英乐教育集团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高中执行校长尹丹,存志学校集团理事长、总校长李懿,一土教育联席CEO王墨就“融合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的未来走向”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健就论坛内容进行专家点评,强调“教育的融合既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推进教育创新的关键”。论坛由广州越秀教育集团总经理助理邱金鸽主持。
学校创新发展引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和变革论坛
学校创新发展引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和变革论坛在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举行。上海平和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上海平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理事长胡悦来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词。会议邀请到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副校长徐婧,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副校长陆凯,中黄教育集团学历事业部运营总校长陈海淑,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副秘书长、远播教育集团副总经理白雪,北京均优教育创始人陈长河,SKT思珂特教育创始人兼CEO、广东省国际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侯昊以聚焦“学校创新发展引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和变革”主题,探讨如何激发学校内部的创新潜能,以及校长们如何在变化中提升自身领导力,带领团队与学生共赴卓越。
圆桌环节邀请到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校长杨琳琳、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万玮、第十届、第十一届国家督学,厦门市华师希平双语学校总校长刘伟、上海民办西南位育中学国际部校长黄徐娟就“民办国际化学校校长引领融合转型的关键挑战”展开热烈讨论。论坛由上海澳大利亚国际高中校长陆贤主持。
融合课程下的学生与教师发展体系建设论坛
融合课程下的学生与教师发展体系建设论坛在上海市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举行。上海市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校长、上海青浦协和徐和路学校校长黄莹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山峰教育集团总校长任国芳,博士、青苗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吴星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浦东新区民办籽奥高级中学创办人、理事长、总校长,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前总校长,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全球伙伴学校中国区顾问主席吴子健,教育部“平安留学”行前培训项目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学军分别作专题报告。大家一致认为,融合课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界限、具备跨学科能力,并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国际安全素养的提升。
圆桌环节邀请到苏外吴中校区执行校长兼苏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徐余忠,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校长龚姚东,北京市朝阳区北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姬忠华,英华教育集团总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孙方就“融合育人机制下的教师发展体系构建典型分享”议题展开讨论。校长们认为,教师在融合教育中需转型,并应通过四方协同、多文化团队发展、以人为本的支持体系及合作共享,构建更完善的教育发展体系,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论坛由上海育莘教育集团副总经理李宁主持。
科技驱动下的学校多元特色发展论坛
科技驱动下的学校多元特色发展”论坛在领科教育上海校区举行。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执行校长李璞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执行校长刘炜,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校长携科学组主任张芬,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分别以《科创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多元课程建设》《构建科创教育生态圈: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基石》《科学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为题作专题报告。会议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副教授、广州博萃德学校中方校长沈璐主持。
各平行论坛讨论热烈,既有理念碰撞,也有案例交流,还有对未来的期待和畅想,随着各平行论坛的圆满结束,本次大会也迎来了闭幕。与会领导、专家和行业代表纷纷表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民办国际特色学校只要能够聚焦未来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奉行长期主义,坚持走控规模、高质量、强特色的办学之路,做好二次创业准备,未来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次大会的圆满举办得到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远播教育集团、国际学校在线和青浦世外高中、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上海市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领科教育上海校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良好祝愿。
国际特色学校课程发展大会已连续举办六届,旨在聚合行业资源,推动国际特色学校在课程理念、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和学生评价等方面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大会精彩瞬间
责任编辑:闫佳裕